云上学术沙龙丨完整社区与社区生活圈规划
3月30日晚间,应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柴彦威教授之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德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文忠研究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李郇教授、同济大学建筑系徐磊青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黄建中教授、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茅明睿博士、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于一凡教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黄瓴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佳燕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李东泉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朱佩娟副教授等百余位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网络同仁在线上举行了一场主题为《社区生活圈规划与完整社区》的“云”学术沙龙,就完整社区的概念与特征、实施方式及其与其他概念的对比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给予青年学生以指导。
“云上”学术沙龙
柴彦威教授首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简单介绍了完整社区概念、社区生活圈规划指南及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城市实践。随后由李郇教授带领大家简要回顾“完整社区”的起源与发展现状。“完整社区”(integrated community)的概念来源于吴良镛院士在上海世博会上的发言,针对规划中“见物不见人”的问题,完整社区重视“人”在社区中的作用,以及社区的粘合和服务功能,采用共同缔造的方式营造美好的城市环境。李郇教授指出,完整社区应包括一个完整的治理体系,同时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生活等,把空间—社会—自然有机联系起来,而社区是这个完整体中最重要的单元。张文忠研究员补充,完整社区包括城市、单元、社区、人四个层次,核心是人的价值,但目前完整社区的尺度和规模仍不清晰。李郇教授认为,在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型中,完整社区的治理应更重视主体而非尺度,在街镇一级行政主体之下还存在多元化的管理与参与主体,社区治理是不同主体协商的过程。
随后,同济大学黄建中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陆伟教授针对完整社区如何推行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两位教授指出,实施主体与保障机制是完整社区概念能否落地的重要因素。李郇教授认为,街道是从条状治理到块状治理的节点,具有统筹完整社区建设的责任与能力,奖补机制与反馈机制的建设是切实提高居民参与度的重要途径。
完整社区指标体系(李郇教授整理)
茅明睿老师就几个关键概念进行比较和剖析。茅老师认为,完整社区侧重于价值视角,在概念上与浙江省“未来社区”、北京市“全要素社区”有相似之处,但其主体与对象有所差异;共同缔造侧重于方法视角,在北京的社区责任规划师与成都的社区治理委员会中可以吸取相关经验;社区生活圈则更侧重于工程视角。相较于国外强调建设和分配包容性、可持续性、平等性、参与性的“完整社区”,中国语境下的“完整社区”更关注公共空间服务与社会文化的品质要求。 清华大学刘佳燕博士认为,完整社区与社区生活圈规划分别从软件与硬件两个层面促进城市社会空间建设,但两者不能很好地对接,原因可能在于实施主体不明晰。街道掌握一定的事权与财权,通过参与式预算等方式,能更好地完成资金与权力分配。因此,街道应作为完整社区与社区生活圈规划实施的主体,除了与上级行政单元对接以外,未来应更加突出社区“向下”对接的“治理”角色。
未来社区九大场景
同济大学徐磊青教授对大家讨论的问题分别做了回应。徐教授认为,许多街镇领导有提升居民生活的能力与想法,受权力所限难以施展,完整社区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与国外相比,中国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已经比较完善,重点在于解决配置的不平衡问题,解决途径之一是社区合并。社区的合适规模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重庆大学黄瓴教授从西部城市的视角提出新的思路。黄教授指出,与东部平原城市不同,在西部城市的社区规划中很难提出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或尺度概念,新的治理单元和社区生活圈的提出应依据具体问题划分,是否突破社区边界应当考虑民政服务需求。黄教授提倡把城市更新与社区更新合并为一个词、一项工作来进行,社区更新规划应当纳入土规、控规等规划体系的调整当中,完成从效率优先向价值引导的转变。
随着讨论的深入,不少学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完整社区推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徐磊青教授指出完整社区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不在于主体的明晰,而在于主体的唤醒,为此规划部门需要联合社工组织。李郇教授也结合社区共同缔造工作坊的建设经验,认为目前对于复合型规划师的需求越来越重要。湖南师范大学朱佩娟副教授认为,社区空间的破碎化与治理单元的破碎化会成为完整社区划分过程中的问题。同济大学于一凡教授则认为,由街道来承担完整社区建设主体面临许多挑战,街道应当从公共资源的集合者与政策的实行者向居民的代言人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完善监督渠道。同样,把完整设施的施行交由规划师完成也存在人手不够与技术导向的问题。完整社区包括许多关键词,如资源、事权、治理、服务、主体等,然而,从概念到实施办法之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完整社区的指标构建问题,李东泉副教授认为考虑到社区问题与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可能不存在一个普适性的指标。王兰教授结合其在杨浦区当社区规划师的经验,提出应该先深入研究再制定标准;此外,是否需要标准,或制定的标准能否作为社区发展的基本线(base line),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规划视角、规划工作程序与规划内容的转变
最后,柴彦威教授结合各位学者的讨论进行总结。柴教授指出,目前规划和管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如何处理好软件和硬件的关系、物和人的关系,需要从实践中见真知。厘清概念、逻辑、方法,是学者的任务,也是学者的目标,社区未来发展的理想图景在于提高居民满意度,如何在推动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同时兼顾区域差异,需要更多跨学科的研讨和交流。
参考文章及图片来源:
链接:https://2010.qq.com/a/20101031/000379.htm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Z6SlXTDQbRjPo7Gs5RY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