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日至4日,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举办的“大数据与时空行为规划研讨会暨第十次空间行为与规划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成功举办。来自美国、香港以及中国大陆的两百多位时空间行为研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柴彦威教授与伊利诺州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地理及地理信息科学系关美宝教授应邀做了题为《时空间行为与规划的国际比较研究框架、网络与中美对比》的合作研究报告,中心成员塔娜博士作了题为《基于时空间行为的郊区居民生活方式与时空可达性差异研究》的分会场报告,中心成员谭一洺、陈梓烽、张雪分别做了墙报发言。另外,柴彦威老师代表北京大学行为地理学研究团队介绍了团队的国际与国内定位及其研究特色等,并主持了分会场。
本次大会旨在研讨在当下新型城镇化、智能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型的总体背景下,大数据如何以细密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为研究城乡空间、个体行为、行为与空间关系提供巨大可能性。此次会议学者们就大数据在空间行为研究与城乡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各自介绍了研究经验与相关研究成果。
本次会议的形式多样,效果显著。3日上午分为多代理人模型工作坊的学习班及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指挥监测中心的参观交流等两个内容。同济大学朱玮副教授介绍了多代理人模拟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NetLogo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并通过课堂实验让参会者初步体验了模拟的过程。指挥监测中心详细介绍了上海市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两规合一的先进方法。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介绍了面向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数慧GIS应用平台技术及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案例应用。
3日下午分为研究生为主的墙报交流与团队介绍等两个环节。墙报交流中,来自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向大家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实证研究成果,并与参会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在团队介绍环节,共有北京大学行为地理学研究团队、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团队、南京大学ICT与城市研究团队、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北京城市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团队以及香港浸会大学研究团队和美国UIUC研究团队等9个时空间行为与规划的团队形式多样地介绍了各自团队的研究特色、方法论支撑及学生培养等内容。
4日上午的全体会议由同济大学王德教授主持。我中心柴彦威教授与伊利诺州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关美宝教授的主题报告围绕时空间行为与规划的国际比较研究的框架、网络与中美对比展开。认为在当前时空间行为研究视角逐渐国际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国际比较研究成为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前沿,尤其是中美比较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相关研究主题涉及中美的郊区化与职住平衡对比、交通发展模式与通勤行为对比、人口政策与社会分异对比等多个方面。中美比较研究的难点与核心问题在于对不同城市制度背景下的时空间行为的理解、相关概念体系的中美衔接以及异源微观个体时空间行为数据的整合与集成。柴彦威教授介绍了自2005年北京大学发起的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将于2015年成立的中国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国际网络,呼吁广大时空间行为研究者积极参加,为创新当代城市转型理论、建构关注行为的中国城市的理论、打造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学派贡献力量。
此外,同济大学杨东援教授作了题为《基于移动通信数据的居民空间活动分析》的报告,系统介绍了目前在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中,已经翻越了单纯满足需求的“追随供给”,进入对需求和方式调控的新阶段,需要细致分析城市环境、交通条件和个体行为决策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他的团队结合移动通信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柳林教授作了题为《大数据与智能警务》的报告,探讨了大数据在犯罪地理学方面的实际应用。
4日下午,研讨会分别就公交卡数据与时空行为、休闲空间与行为、手机数据与时空行为、城市交通空间与行为、城市与区域空间分析等主题进行了分会场讨论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教师及研究生从不同角度向大家介绍了大数据在时空间行为研究与城市规划中的进展与应用。学者们就大数据获取、清理、数据特点、数据挖掘及未来可应用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认为应借助大数据的浪潮,在城市规划领域积极倡导面向个人的城市研究,将大数据分析与传统的调查方法结合,加深对城市现象的理解,进而合理有效地解决城市问题。
此次会议中,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大数据为日益复杂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工具,可以协助城市规划工作者解决很多实际问题。随着大数据在城市规划领域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应用的角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为城市规划、设计、管理提供了崭新思路,在现代化城市规划工作中发挥巨大的效用。同时,大数据也面临着样本的代表性问题、数据处理复杂、数据获取难度较大等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实现数据共享,形成共有的知识体系与研究范式。此次会议对将大数据分析应用到居民时空间行为研究与城乡规划及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应用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柴彦威教授作大会报告
大会现场
(供稿人: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