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0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柴彦威教授出席了武汉城市仿真实验室专家研讨会,并发表以“城市时空行为规划与智慧管理”为主题的演讲。
柴教授首先对武汉市仿真实验室成立一周年表示由衷的祝贺。随后,他提出,2010-2030年间,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以人为本、社区规划与城市管理精细化、动态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三大关键词,并指出武汉市在这一时期已经走在了中国城市的前列。
柴教授总结了目前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几大问题:缺乏人文关怀、轻视个体行为,量化研究不足、机理解释不清;偏重生产空间,轻视生活空间;偏重空间规划,轻视时间规划;偏重管理、轻视服务,刚性有余,动态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在规划方法上基于大数据与居民时空行为建构新的规划方法论;在规划体系上倡导城市生活空间规划,完善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倡导城市时间规划,完善城市居民时空行为规划与引导;在管理服务上倡导城市动态化、智慧化管理,创新城市居民服务体系。
柴教授指出,时空行为规划与管理创新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为基础,即上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研究理论与经验:行为主义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活动分析法、空间-行为互动理论以及时空行为分析与规划方法;在研究前人理论的同时,柴教授研究团队还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探究不同家庭、不同社区、不同人群的活动-移动行为时空规律与分异,为建设宜居城市、人本城市提供科学基础。而在方法论方面,他指出,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数据应用需要一个大的转变。
在阐明规划管理的问题与研究基础后,柴教授提出三个重要概念:城市生活空间规划、城市时间规划、城市居民行为规划与引导。
首先,柴教授指出,以往的城市规划偏重于生产空间规划,但这一阶段已经基本结束,目前正向着面向各色各样居民需求的以人为本规划转型,因此,应该倡导生活空间的构建。柴教授以之前进行的北京市城市生活空间规划探索为例,阐述了规划基本架构:将不同人群行为时空特征落实在城市各个区域,从而得出理想的生活空间结构,包括日常生活圈、通勤生活圈与扩展生活圈三级。他指出,针对社区生活圈的形态、划分、叠加与共享,以及社区规划最终如何体现在社区设施等方面的研究极为重要,并讲述了研究团队针对北京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时空优化的研究,基于不同社区类型居民行为谱系,将“千人指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总量弹性化与设施空间配置等级化。
城市生活空间规划框架图
第二,柴教授提倡进行中国城市时间规划。他指出,怎样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怎样在从量规划中通过时间秩序的调整解决空间问题,怎样挖掘时间节律制定时间政策,是中国城市规划的大问题,并举例说明了城市时间规划和管理的基本架构。
城市时间规划框架图
第三,柴教授倡导进行城市居民行为规划与引导。他指出,大数据是由居民提供给的,可以将数据进行分析后反馈给居民,健全的信息足以指导居民作出合理的行为决策。此外,柴教授结合之前做的城市居民智慧出行规划与管理研究、城市体征诊断与监控预警与城市安全生活圈规划研究,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城市动态管理与居民服务创新,利用大数据与人群动态监测来指导、预警城市。
城市居民行为规划框架图
在演讲最后,柴教授重申了他一直以来的目标,即创建中国城市研究与规划的行为学派,创新中国城市时空行为规划与智慧管理,希望将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时空行为规划写进中国城乡规划编制办法,也希望能与武汉等城市增进合作,促进规划领域创新,推动城市规划精细化、科学化、完善化。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
2018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