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应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南凌博士之邀,我中心主任前往深圳建科院并做题为《居民时空间行为研究与智慧城市规划管理创新》的讲座,多位专家学者、深圳研究生院的师生前往参与交流讨论。
我中心主任柴彦威教授就中国城市研究与规划的新背景、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智慧城市研究框架、面向智慧城市规划管理的时空间行为研究等方面介绍了自己多年的研究与思考。他认为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历程上来讲,对人的行为的关注始于上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城市研究与规划面临着进入后现代和信息化社会后新的挑战和机遇,在2010-2050年中国社会转型期间,中国城市研究者与规划者应致力于如何实现从生产空间向生活空间、从空间规划向时间规划的转变。柴彦威教授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应该是人,同时也要实现技术、目标、建设与管理的转变,人本化和信息化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他从规划方法、规划体系和管理服务三个方面比较传统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规划的差异,指出传统的城市研究与规划管理存在人文关怀匮乏的软肋,当前正需要通过大数据、移动服务、信息化社会等理论与实践来把握信息化的机遇。柴教授基于多年行为研究指出居民时空间行为研究的优势,他认为基于个人行为研究是城市运行机制的微观、动态解释,也是城市时、空间资源与居民的需求,只有理解和解释了人的行为,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个人,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之后,中心主任柴彦威教授介绍了从数据获取、理论基础到分析手段与方法再到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智慧化以及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智慧城市研究框架,并以居民智慧出行研究为例,深入介绍了在北京市上地-清河地区进行的智慧城市居民智慧出行服务平台应用示范,通过对区域综合调查、基于GPS的时空行为调查和多源数据集成的时空间数据采集,时空路径可视化、一周出行时空分布特征、行为的时间分配机理、时空行为的社区分异等数据挖掘分析以及城市居民智慧出行服务系统等一系列研究,为居民生活空间规划提供实证支撑,生动阐释了信息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
讲座现场
(供稿人:马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