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柴彦威:社区生活圈规划扬帆起航

2021-06-23

城镇化已经进入以人为本、重视质量和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推进高品质城镇化,既要优化宏观布局,也要搞好城市微观空间治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指出,要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因此,社区生活圈规划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工作思想、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抓手。同时,《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织指南》要求完善社区生活圈,以社区生活圈为单元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因此,社区生活圈规划也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在微观层面创新的体现。

当前,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济南、兰州等一二线城市均已开展社区生活圈规划,但是规划形式、内容与目标有所差异,也难以对其他地区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提供指导。因此,由自然资源部、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制定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下文简称《指南》)将成为我国各地区社区生活圈编制与实施的重要规范与技术依据。

我认为,《指南》编制的意义与特点可以总结为如下三点:

第一,《指南》是国土空间规划创新实践的先决条件。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以社区生活圈为单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但社区生活圈规划如何编制与实施,尚未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与规范。2018年住建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指出,传统居住区规划要向十五分钟、十分钟和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转变,但核心还是以用地、设施和建设标准为主,也没有阐述社区生活圈规划与其他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因此,《指南》的发布将有效填补上述空白,指导规划从业者开展城乡社区生活圈编制与实施工作。

第二,《指南》定位高远,在宏观上、认识上和方向上比较准确地定位了社区生活圈规划。《指南》提出了社区生活圈的基本规划原则、工作要求,城乡社区生活圈不同层级服务要素与服务内容,立足地方实际和居民差异化需求的引导原则,以及社区生活圈的实施要求。在宏观层面,这些内容为社区生活圈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的各个阶段提供指导原则,比如提出社区生活圈规划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不同国土空间规划层面的工作要求,为厘清社区生活圈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地位和边界提供依据;在认识层面,《指南》为规划从业人员系统认识社区生活圈提供基础,比如基础保障型、品质提升型和特色引导型服务要素的划分扩展了社区生活圈的内涵;在方向层面,差异化引导的基本原则确保了社区生活圈规划所具备的“因地制宜”、“因人需求制宜”的弹性能力,尤其是根据人口特征和人口需求动态调整服务要素配置,这是区别于传统物质空间规划的重要特征,也是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思想和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基本原则。

第三,《指南》内容具有前沿性、引领性以及适用性。《指南》内容充分吸收了已有规划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同时又能高于已有实践与研究,具有前沿性和引领性。比如,《指南》中不仅包括城镇社区生活圈,还包括乡村社区生活圈的配置层级、服务要素和规划指引。虽然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并不是《指南》首次提出,但目前相关研究不多;因此,提出乡村社区生活圈的规划要求可以说是《指南》的一个创新,为我国当前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居民日常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提高提供支撑。与此同时,《指南》在高度概括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的同时能够留有弹性,对不同地区规划编制与实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该特征集中反映于《指南》中对于基础保障型、品质提升型以及特色引导型服务要素的划分与差异引导的基本原则。《指南》基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的用地与设施配置要求,提出三种服务要素的划分方法,其中基础保障型服务要素是推动社区生活圈基本功服务均等化的保障,而品质提升和特色引导则是落实内涵型发展模式与精准治理的要求;此外,服务要素、指标类型差异化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则为差异引导提供指引。而且上述内容可以支撑《指南》应用于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特征与需求的地区。

总的来说,《指南》的发布将有效改善了当前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缺乏指导性文件的现状,进一步完善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同时,《指南》内容定位高,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引领性,但部分内容以规划原则形式呈现,未来还需要加强基于《指南》的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进一步深化各规划导则和技术指引。具体来说,《指南》可在三个方面继续深化完善:

首先,加强生活规划。目前《指南》内容的重点在于以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配置为主的各类服务要素时空优化与提升。社区生活圈是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与资源要素的集合,社区生活圈规划不仅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还应该包括安全、社交等功能。未来《指南》内容应该突出社区安全生活圈、社区交往生活圈等内容,打造全要素社区生活圈,并通过规划打造未来中国城市生活方式的基本单元。此外,《指南》虽然提出了根据人口特征和需求进行差异引导的基本原则,但目前居民时空间行为与需求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导致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指标。未来应该在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和实践中加强对居民行为需求的研究与规划引导,完善下一版技术指南的制定。

其次,创新因时规划。《指南》中提出“15分钟、5-10分钟”两个社区生活圈层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也以“15分钟、10分钟和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作为核心规划建设对象,可见时间因素在社区生活圈规划当中的重要性在逐渐上升,但《指南》和相关标准并未给出选择这些时间的原因。事实上,当前整个规划界对生活时间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充分;而在城市规划进入空间有限、存量规划的背景下,空间规划手段已接近极限,难以解决部分大城市的突出问题,有必要利用时间扩展规划手段,促使空间弹性化、空间时间化。此外,时间也是社会走向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因此,未来社区生活圈规划应该深化对城市时间的理解,包括城市设施时间资源、城市居民时间利用特征,以及信息化下城市时间的破碎化、弹性化、多任务化等方面的认识,以此为基础创新城市生活时间规划。

最后,落实因地规划。虽然《指南》中提出根据各地区地理环境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差异引导,并提出城乡社区生活圈服务要素、指标类型与差异化的影响因素,但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全国不同类型、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城市之间差异很大,目前各地实践的积累不足,因此较难在全国层面的指南中对不同区域差异进行详细阐述。未来各地区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细化《指南》的规划技术要求;同时加强各地各类城市和乡村的社区生活圈实践和总结,逐步完善技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