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柴彦威:空间-行为互动理论——中国城市研究的理论前沿

2016-01-02
 

柴彦威教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教授

北京大学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

 

 

柴彦威教授作为空间行为与规划研究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城市时空行为研究网络中方负责人,受邀进行大会报告,报告主题为“时间地理学与空间-行为互动理论”。

柴彦威教授首先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时空行为研究将成为未来城市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方向。他指出,城市研究方法论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创立、转型、创新、后现代五个阶段,特别是1970年代以来,多元主义发展为以行为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为代表的时空行为研究提供了发育的土壤,并随着后现代主义的日益繁盛,流空间与信息化社会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在这一学科转向的过程中,时间地理学作为重要的城市研究方法论,逐渐形成、发展。

柴教授简要的回顾了时间地理学在国际上的发展、扩散与创新应用历程,并总结了过去20年来中国时间地理学发展的脉络。他指出,时间地理学从上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蓬勃发展,应用时间地理学方法的研究涉及很多主题,比如从行为视角解析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生活方式、建构中国城市的活动-移动系统、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城市社会结构、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应用探索大数据与人本城市、智慧城市的研究新方向、转型中国城市的行为研究范式等方面。但这些总的来说以实证研究为主,学科理论深度比起西方还很不够。

面对这一研究领域在中西方的发展差距,柴彦威教授提出,我们亟需一个面向中国城市发展的社会转型与人本导向、深度解读中国城市空间与行为关系的本土化理论。那么究竟如何实现中国城市行为研究的理论创新呢?柴彦威教授进而提出,我们需要构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他进一步解释了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的内涵,即基于行为视角来创新城市研究与规划,包括(1)构建一般性概念模型与解释模型、(2)实现深层次社会-空间作用机制的解释、(3)强化个体行为对空间作用的再思考、(4)深化行为视角的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社会的解读。

柴教授对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的基础构建进行了解释,他认为这一理论的构建,需要从空间作用于行为、行为作用于空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既要关注城市空间对居民行为具有客观制约作用(例如研究不同区位、不同形态的城市空间(及其变化)对居民行为的作用),又要研究居民行为对城市空间的选择如何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城市空间(例如不同社会群体在日常活动中的空间选择等问题)。他指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的认识论基础来源于社会-空间理论的指导,强调社会与空间的相互作用;而其方法论来源于时间地理学、行为主义地理学和活动分析法,其中时间地理学是其最核心的方法论基础。同时,他指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的构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一些关键的理论问题亟待解决,如时空间整合、主客观结合、行为对空间反作用的方式等,都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支持。

柴教授呼吁广大空间行为研究学者一起努力,为空间-行为理论的理论构建与模式验证贡献力量。他认为理论的构建离不开大量横向与纵向实证研究的支持,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在不同空间尺度验证空间-行为互动模式的多样性与共性,不同时间尺度验证空间-行为互动模式的阶段性与动态性,在不同人群中验证空间-行为互动模式的特殊性。

作为中国时间地理学的掌门人和时空行为研究的代表性学者,柴彦威教授长期关注时间地理学与时空行为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证应用,并积极推动时空行为研究的国际交流。柴彦威教授向与会学者介绍了以Kajsa Ellegård为中心的林雪平大学时间地理学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并回顾了瑞典時間地理学国際学术研讨会的情况,指出中国学者需要开拓视野,学习国际时间地理学的最新理论前沿。

最后,柴彦威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城市时空行为研究国际网络(Urban China Spatial-temporal Behavior Research Network,UCSB),并欢迎大家在明年8月到北京参加IGC会议上空间行为与规划的分会场。

供稿:刘伯初;审核:塔娜

(原文载于微信公众号:城市时空行为研究网络